知乎上有一个网友说:自己自小到大从来没有被母亲表扬过,无论自己做什么都会被批评。因为母亲认为:只有从小多给自己挫折和打击,才可以让自己变得更坚强。但结果却是相反,因为受到母亲的挫折和打击,长大后的自己自卑,不自信,老是自我怀疑和否定。
考试考了96分,父母不但没有表扬,还会来一句:那4分怎么丢的?人家某某某考了满分。
一件小事没做好或表现不好的时候,会被责骂:怎么这点小事都做不好,笨死了、怎么这么没用?
表现的好,不会被夸奖,一旦表现的稍微不好,就会被各种言语攻击。因为这些家长认为,挫折教育就是要让孩子吃苦受挫,这么做都是为了孩子好。
但一个孩子如果长期被父母打压教育,会导致孩子自尊心受到伤害。孩子可能会对自己产生负面的自我评价,认为自己不值得被尊重和认可。他们会感到无助、沮丧和绝望,缺乏面对困难和挑战的信心。遭遇挫折时反而会退缩逃避。
培养孩子抗挫折能力,很关键的一点就在于帮助孩子建立自信,让孩子相信自己有改变现状、解决问题的能力。一味的打压教育只会让孩子自我怀疑,失去信心。因此,家长不需要特意打压孩子,做的好,该表扬的表扬,做的不好,该批评的批评,但要注意语言和方式。挫折教育是通过让孩子面对各种挑战和困难来培养其适应能力、自信心和坚韧性。挫折教育的核心理念认为挫折和失败是学习和成长的重要组成部分,而不是避免或惩罚的对象。对孩子使用挫折教育,主要应该是教育孩子如何正确面对挫折,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提供支持、鼓励和指导,让他们在面对挑战时能够保持积极的态度,并从中获取经验和教训。通过这种方式,孩子可以逐渐建立起面对困难时的应对机制和应对压力的能力,从而更好地适应未来的生活和学习环境。而不是故意给孩子制造挫折,让其陷入其中无法自拔。
当孩子遇到挫折时,家长和教育者应该给予孩子足够的倾听和理解,让他们有机会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感受。倾听孩子的心声,了解他们面临的困难和挑战,让他们感到被支持和关心。
帮助孩子认识到失败和挫折是成长和学习的一部分,而不是个人价值的否定。可以创造一个支持性和鼓励性的环境,让孩子感到安全和自信。家长和教育者应该给予孩子足够的信任和鼓励,让他们知道失败和挫折是正常的,可以作为学习的机会。
教育孩子面对挑战时应该如何思考和行动。强调解决问题的过程比结果更为重要,鼓励他们积极主动地寻找解决方案,并接受可能的失败和挫折。
在孩子面临困难和挫折时,提供必要的支持和指导,帮助他们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。与孩子一起制定解决方案,并提供必要的资源和帮助,让他们感到被支持和鼓励。
教育孩子学会从失败和挫折中学习,并逐渐建立起应对困难的能力和弹性。鼓励他们面对挑战时保持乐观的态度,并从中获取经验和教训。
教育孩子认识自己的情绪和反应,并学会有效地应对压力和挫折。引导他们寻找适合自己的情绪调节策略,如深呼吸、放松技巧等。
家长和教育者应该以身作则,展示积极的态度和行为,并与孩子分享自己面对挑战时的经验和教训。通过亲身示范,激励孩子勇于面对困难和挑战。美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马斯洛说:挫折对于孩子来讲未必是件坏事,关键在于他对待挫折的态度。因此,我们需要转变教育观念,开展有效的挫折教育,更加注重孩子的情感需求和个体差异,培养他们健康的心态和适应能力,以促进他们全面健康的成长。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南京舒释心理,您身边用得到的心理管家,和你一起寻找向上的力量!
心理咨询微信预约号njssxl
